教研手拉手:高效教研——说出你的顾虑

在Ruifang[高效教研——三原则]的帖子中,

在 2010年5月10日 下午12:54,李明山 写道:

我一直害怕在google论坛发言,一怕自己不懂礼仪,二怕自己的言论过于浅薄,三怕论坛里有这么多的教授、研究生、本科生。我问了我的几个同事,也有这个感觉。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老师们、同学们在发帖或者参与讨论时,会有哪些顾虑,担心?或者通常会考虑哪些问题之后,才决定发与不发帖呢?

为了创建更友好,开放的社区讨论氛围,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参与发帖讨论的顾虑和担心究竟有哪些。看大家能否互相提供些好的建议。

很多朋友参与了回复讨论,也期待您的参与,教育大发现社区讨论帖:高效教研——说出你的顾虑

讨论参与者分享了这样的一些问题:

wenxia:
一般我在发帖参与讨论的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发的帖子大家会不会感兴趣,能不能引起共鸣,会不会有人来读帖并参与?我发帖的语言是否恰当,失礼了,引起大家反感怎么办?我的想法会不会很幼稚?
所以,有时候,看到大家好的讨论,有点想法,但不成熟,就希望成熟了之后再发给大家。结果忙起来就搁下了。
雪梅:
看到其它同仁的贴子,我也说说我的想法.我在发贴的时候,

有时也有顾虑,怕自己说的不合适,问的太肤浅,会让人家笑话,所以有的时候想好久,也不太敢说,所以在网上看贴会多于我发贴、回贴,我想这是自己不自信的一个表现,也是说明自己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呵呵,见笑了!
smszzjy33:
大家都给了鼓励,确实应该多多发贴、回贴,也知道这个空间是大家共创、共享的,付出了才有更多的收获。
可是确实还是有许多时候总觉得自己想到的这个很肤浅,或是没依据,或是感到没说的必要等等,还有更现实的是时间的花销,所以做个潜水者就容易得多。
对不起,我也不想老潜水。
解决方法:
xiuli:
因为日常还是比较忙,再加上思想认识上的发展,需要时间,所以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搁置。我现在的想法和做法,基本上是,在回帖时,有一点想法,就写一点。我觉得这样很不错。

无声之吼:
我对自己发帖几乎没有什么顾虑,既然是一个研究共同体,就应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无论是教授,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是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朝向一个真理的皓的,也许你说出的,我说出的,汇集到一起才是这个朝向的真相。
guoqing:
这个问题很严重,不知道有这方面的研究没有?譬如动机、归属感等。
我想,这是现实中中国人相互之间的这种说话含蓄、保留、谨言慎行以及说话技巧、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在网络论坛发言中的表现而已。
但是,大家又知道,如果是在一个大家相对熟悉的小圈子里发言,大家是非常投入并无顾忌的。
因此,线下大家推心置腹的面对面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是在论坛上发言,大家最好受一次培训,并经常开展这样的讨论活动。
sunhangwei:
我的体会:
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
我的位置就是一个求学者,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搞清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会就问。
自己知道的就说,说错了会有高手给指正和补充,帮助了自己提高,有收获就不吃亏,哈哈。
要回帖感谢别人的帮助,回帖是个礼貌问题,否则人家没义务帮助你。
alexyu:
类似这样的例子中可能会有这些问题:
- 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思维,打破自己懒散的思维惰性
- 如何营造社区信任感、归属感,让参与者觉得发贴提问、

回帖答复是值得的,不仅是为自己找到答案、开拓思维,也会让其他人(不仅仅是有同样问题的人)受益

可能的解决思路:
- 让参与者可以方便的尝试这种新的学习、交流方式,并可以快速得到收获,也就是让他们觉得这种学习方法、这个社区平台对他们有用;
- 设计各种正式、非正式的交流、项目、活动,促进成员结识、交友;
- 提升平台易用程度,别让参与者被技术吓倒;
- 提炼群体行为,形成群体文化,并把所形成的类似“让大胆提问、自由分享”的文化特性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推出,吸引更多的认同者参与进来,并通过自身行为展现、深化这一文化
- ……

以及改变自身行为习惯……

标签
  • 技巧
  • 教研手拉手
  • 高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