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编最近在读Howard Rheingold的《Net Smart——How to Thrive Online》的中文版《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并阅读学习了Tony Yet为英文版图书写的一篇书评《认识自我,认识网络,善用网络》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39846/ ,书评写的非常棒,转载分享给大家 。以下为Tony Yet所写:
读过这本书之后,更是让我坚定了原先的一些想法:
- 通过观察和参与,你才有可能了解网络社区是什么东西,观察和参与二者缺一不可
- 互联网并非是一个你一用就会的工具,要有智慧的使用互联网,并且基于互联网创造出更多价值,是需要去了解和学习互联网本身的
- 网络协作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可能性,并且更多人掌握了网络素养(network literacy)
- 我们今天依然处在互联网革命的婴儿期,这一发明诞生才不到一百年,就已经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但这个才是开始。
这本书也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
之前,我一直认为国内的互联网很差劲,缺乏分享和协作的精神。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不是网民的错,这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系统思维才能解决。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假如单是从工具来看的话,其实国内已经有非常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线上协作和在线创作的工具了。但是用的人不多,或者还未成为主流,为什么呢?
按照Howard Rheingold的思路来看的话,那就是因为国内的网民还没有足够好的network literacy(信息素养)。
——不用怕,network literacy这东西也是可以培养的,正如读书识字能力也可以培养一样。
还记得多年前我读初中的时候,计算机课的老师曾跟我们说,将来你们高考的时候要考“4+X”啦(这里的4是指中英数和计算机)。后来还是没有考。不知现在是什么情况了。但假如我们看看今天大学里的计算机教育,就知道即使真的考,也只会是考一些很弱智的东西(例如,怎么使用M$ Office……)
其实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带来给我们的最大改变并不是工具本身,而是思维本身。
假如我们还是以过去那套思维来看互联网,那一定会认为这东西不过是升级版的电视机而已。
事实却并非如此。
互联网本身有其一套逻辑,它鼓励的是分布式的分享、协作和创造,假如你认为它可以像学唐诗宋词那样来学,那就错了。它不是靠死记硬背学会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计算机考试依然是在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你只能在应用的过程中体会或琢磨出其中的逻辑,并且尝试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固化这样的思维模式。
这正是这本书希望告诉你的故事。
更多内容详见原文《认识自我,认识网络,善用网络》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39846/ 。
====
小编注:教育大发现社区微信得到以下这些朋友支持,小编会定期地通过阅读学习方式来分享他们的博文,这些朋友的新浪微博是:@颖生-Helen ,@OliverDing, @TonyYet ,@阳志平1949 。欢迎大家follow他们的微博。
====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教育大发现社区” 或者 “sociallearnlab”
内容定位:学习新技术介绍,技术应用妙方法分享,创新教育行动案例传播,心灵与技术的对话,修身,好书/电影/演讲/课程的推荐。